不论用户访问的是什么类型产品,都是一个自助的行为。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来独自面对你的产品,即便是所谓的说明文档,新手引导或者帮助等等信息,也是需要用户主动才能获得的信息。
因为不是被迫的接受你的产品,不管任何时候浏览器右上角的“X”都一直在那儿等着他们,所以做产品就要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你的用户。
拿网站来讲。这样的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只是把能拥有网站看成是一个杰出的成就。现在,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开始真正的关注内容及用户的感受了,重要到甚至于用户的体验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投资产出比(ROI)
例如一个购物车程序,把产品放入购物车意味着购买者的意愿,但由于购买过程本身太困难,付款方式太复杂,让人疑惑甚至怀疑自己的时候这个过程的用户流失就会变多。
所以用户的感觉—>ROI—>web产品的成败.
刚才提到的:用户都是很聪明,但也很忙的人,所有人的时间和工作都是很神圣的事情。
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说过:机器不可以伤害人类。
同样的产品更不可以伤害用户。在用户体验感被反复强调,用户追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产品对体验的要求应该从“不伤害”(基本要求)上升到“迎合用户需求”(及格)甚至“超出用户的预期值,让用户欣喜若狂。”(优秀)
用户爱上并为之狂热甚至心甘情愿掏钱出来的产品都是迎合了第三种需求标准。
调查显示,人们只愿意为两类事物付钱:必需品和爱。前者满足用户的生理需求,后者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所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就是一句话: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把用户列入考虑范围。
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最大的优势:可以保证设计的每一个流程都不是拍脑门决定的,在没有市场数据反馈的前提下,考虑用户的体验是做决定的第一要素。
用户体验的要素
1) 界面
首先设计界面,然后实现界面设计。
首先能准确的列出任务,用户的目的,保证可用性,易用性,及用户流操作的连贯性。在此基础上,提升界面的美感。
实现界面的设计,只占到界面设计的20%。
界面与功能(表现层与业务层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加法到减法再到加法的过程,来实现复杂到简单到过程。简单是复杂的结果。用我们的复杂来换取用户的简单。我们纠结着筛选出产品核心的功能,而避免让用户面对更多的选择而困惑。
2) 交互
1.操作的反馈性
用户做了相应的操作,需要有反馈,这是满足用户操作被肯定的关键,就是社会学说上强调的“存在感”。
2.不被打断的用户流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不希望被打断,源源不断的操作代表了用户一直在不断的成长,实现了交互的快感及成就感。
3.持续不断地成长过程
成长感要一直持续下去,用户需要不断的获得这种感觉,才能获得持续的快乐。
3)功能
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需求标准。
根据马洛斯的心理模型分类,简单概括不同的需求:
A.生理需求
B. 合乎用户的生理需求,并满足部分精神需求,迎合用户的需求。
C. 精神层面的满足,带给超出用户需求的精神满足感,引领用户需求。
根据上面的分类,回答业务层面的三个问题:
用户能得到什么
用户想做什么
用户为什么选择我们
然后定位在:
无差异化的功能; 集中性需求功能;定向需求。
同时要注意:个性需求的差异性及集体需求的共通性。
各元素的分割及实现
遵照原则: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产品中的用户体验
1用户习惯:交互的元素来源于生活,不要企图挑战用户的习惯,设计来源于生活。
2统一性:保持整个风格的统一性,要让用户感觉到在同一个产品中。
3导航设计:为扫描而设计,永远保证用户没有迷路。(面包屑原理)
4数值设定:既能感受到每个阶段的差别,又不会很快全部被满足
5分类设定:同一级别,保持一致,动宾结构
6数据反馈:倾听用户的声音